《《解決問題的策略—假設》教案設計》這是優秀的教學設計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
作業內容
解決問題的策略
——假設
邵陽市大祥區祥鳳實驗學校曾紹敏
教學內容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教科書第68--69頁例1和“練一練”,第72頁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通過假設把復雜問題轉化成簡單問題的過程,初步感悟假設的策略,并能用策略解答一些問題。
2、使學生在運用假設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假設的策略對于解決問題的價值,進一步發展觀察、比較、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感受假設策略的價值,并會用假設的策略靈活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出示下面的問題,讓學生口頭列示解答。
(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9個同樣的小杯,正好倒滿。每個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2)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3個相同的大杯,正好倒滿。每個大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出示例1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個小杯和1個大杯,正好倒滿。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提問:這里還有一道題,你能解答嗎?
發:和上面的一道題相比,這道題難在哪里?
揭示課題:這道題可以怎樣解答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解決這樣的實際問題的策略。(板書課題:解決問題的策略)
二、探索策略
1.出示例題1。
(1)理解題意。
談話:請同學們先觀察題中的條件和問題,想一想,根據題意,你能找到怎樣的數量關系,再和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你是怎樣理解這些數量關系的。
學生活動后,組織交流,并揭示:6個小杯的容量+1個大杯的容量=720毫升,大杯的容量×=小杯的容量,小杯的容量×3=大杯的容量。
(2)確定思路。
談話:我們知道,在遇到比較復雜的問題時,要想辦法把復雜的問題轉化成簡單的問題。你有辦法使這個問題變得簡單嗎?請大家先聯系剛才找到的數量關系想一想,再和同學說說你準備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按要求活動,教師巡視,并對需要幫助的學生作個別指導。
反饋:你想到了怎樣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請把你的想法介紹給大家。
學生想到的思路可能有以下幾種,結合學生的交流,分別作如下引導:
思路一:假設把720毫升的果汁全部倒入小杯。
提問: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結果會怎樣?1個大杯要換成幾個小杯?把大杯換成小杯后,一共需要多少個小杯?
思路二:先畫線段,再解答。
提問:畫圖表示題意時,可以先畫哪條線段?怎樣畫出表示1個大杯容量的線段?為什么表示1個大杯容量的線段要和表示3個小杯容量的線段畫得同樣長?從圖中可以看出,720毫升果汁正好倒滿多少小杯?
思路三:列方程解。
提問:設小杯的容量是x毫升,1個大杯的容量可以怎樣表示?可以根據哪個數量關系式列方程解答?
小結:根據題中的數量關系,同學們想到了解決問題的不同思路,上面的幾種思路都是抓住哪一個數量關系展開思考的?那這一過程中都要把1個大杯看作幾個小杯?
指出:像這樣通過假設把復雜問題轉化為簡單問題的方法,也是一種常用的解決問題策略。(板書:假設)
(3)列式解答并檢驗。
談話:選擇一種方法完成解答,并檢驗解題的過程和結果。
完成解答后,讓學生說說列式、檢驗的方法和結果。
(4)小結。
提問:解答例1的一開始,我們遇到了怎樣的困難?是怎樣解決這一困難的?解決問題時運用了什么策略?說說你對假設這一策略的認識和體驗。
指出:由于題目中是吧720毫升的果汁倒入大、小不同的兩種杯子中,解題時不能直接用除法算出結果。為了化難為易,我們假設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這樣就使原來含有兩個未知量的問題轉化成只含有一個未知量的問題。
(5)教學第二種思路。
談話:剛才我們假設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被,順利解決了問題。這道題還可以怎樣假設?假設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可以倒滿幾個大杯?你能根據這樣的假設算出結果嗎?
學生獨立思考,列式計算,教師巡視。
指名交流解題時的思考過程,以及列式計算的過程和結果。
(6)比較和回顧。
比較:請同學們比較假設全部倒入大杯和全部倒入小杯這兩種假設方法,想一想,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提問:通過解答上面的問題,你有哪些收獲和體會?
談話:假設是解決問題的常用策略,運用假設的策略,可以把復雜的問題轉化成簡單的問題。請同學們回顧一下,在過去的學習中,我們曾經運用假設的策略解決過哪些問題?
讓學生先在小組里說一說,再組織全班交流。
2.完成“練一練”。
出示題目,讓學生讀一讀題目,說一說題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
提問:要求桌子和椅子的單價,可以怎樣進行假設?
讓學生按討論的思路完成解答,教師巡視。
讓用不同思路解題的學生展示自己列式解答的方法,介紹解題時的思考過程。
三、鞏固練習
做練習十一第1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填空,再指名說說填空時的思考過程和結果。
做練習十一第2題。
出示題目,讓學生讀一讀,說一說題中的條件和問題,并要求學生畫線段圖表示題中的條件和問題。
提問:解決這個問題,你想怎樣假設?如果假設全部用小貨車來運,一共需要多少輛?假設全部用大貨車來運呢?
讓學生完成書上的填空,并列式解答,教師巡視。
指名說一說是怎樣進行假設的,怎樣列式解答的。
四、課堂總結。
提問:今天這節課我們學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和體會?
五、作業
練習十一第3題。
附: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的策略——假設
兩個未知量→一個未知量
《解決問題的策略—假設》教案設計這篇文章共6780字。
相關文章
《秧歌教學設計一等獎10篇》:第1篇秧歌教學設計一等獎 執教者:宋紅英 年級:四年級 內容:音樂活動《秧歌舞》 時間:20xx、11、 教學目標: 1復習歌曲《秧歌舞》?! ?在教師的組織下,學生以小組形式匯報學習成果,學習簡單的秧歌舞步,,豐
《給予樹教學設計一等獎8篇》:第1篇給予樹教學設計一等獎 【教學目標】 ?。?、正確讀寫本課12個生字及生字組成的詞語,積累語言?! 。?、正確朗讀課文,讀好金吉婭對媽媽說的話,體會金吉婭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質,培養關愛他人的情感?! 窘虒W準